新风相声学会

新风 飞蒲  两岸情

马来西亚  飞蒲文化艺术团    姚丽红

新光走了整两年了。新风相声学会庆祝成立20周年,如果他在,一定会致以最热烈的祝贺,也许还会在演出中客串一段相声。如今,我唯有代表他向他在新加坡最好的合作伙伴——新风相声学会致意。

犹记2003年新光在鼻癌初期,参与新风相声学会在滨海艺术中心的相声专场,他说单口,也和维胜搭档说对口。演出分两段时间,演完一段,他感觉舌干唇燥,体力显然大不如前。但他一上场便毫无倦容,全力以赴完成演出任务。那场演出,竟是他告别新加坡相声舞台的临别之作!过后他多次到新加坡,是到中央医院癌症中心和转移了位置的癌症作生死搏斗。

新光创办飞蒲文化中心,一直得到新风相声学会主席韩劳达和其他理事的关心和支持。他和劳达结识20多年,就是相声牵的线。从1986年始,他到新加坡观看演出,参与《笑一笑,少一少》的电视拍摄,结交中国相声大师马季,推动马来西亚全国相声比赛,主办中马新相声汇演,都有新风相声学会的一分力,韩劳达、杨世彬、黄家强、李城威、钱翰豪等都多次参与马来西亚的相声活动。

今天,能让新光感到欣慰的,是他的两个弟子苏维胜和纪庆荣都继承了飞蒲的工作,特别是新光的遗愿:出版《聚笑集》相声丛书,如今已完成三部。新光曾经和劳达讨论成立新马相声联盟的构想,互相支援,互通有无,这个愿望恐怕要留给后人去考虑了。

堪慰的是他的两位弟子都在新加坡工作,也是新加坡永久居民,成为新风相声学会理事。他们身兼飞蒲文化艺术中心和新风的负责人,是延续新马相声友好关系,推动新马相声向前发展的重要桥梁。新光有知,喜看新马相声同台演出,新马相声的结盟其实已经落实于无形。

(注:姚新光,有“马来西亚相声之父”称号,是马来西亚文化艺术界名人,
中国相声大师马季的唯一海外入室弟子。新山飞蒲文化艺术中心创办人,是新风相声学会的挚友。2002年8月21 日辞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