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相声学会

看了新风相声学会,直落不兰雅联络所,人民协会联合主办的相声大奖赛,我异常兴奋。中国的相声艺术确实是民族文化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尤其近十多年来他已经步出国界,跨越了世界是多个国家,不仅是国外的华人欣赏了自己的民间艺术,更有众多的外国专家、学者和留学生以极大的兴趣来探索相声艺术之奥秘。但是像新加坡如此热衷于相声艺术不仅产生一批相声作者写出不少作品,而且从老至少,有着一大批表演风采各异的演员队伍,实居世界之最。近日在广大观众面前展现出大奖赛产生的优秀作品和演员完全说明他和新加坡这个国家在同步发展和繁荣。

相声大奖赛观后,我概括新加坡的相声是创新片、育新人、闯新路。

创新篇:像创作《行动挡》、《褒贬之间》、《旅游加大餐》改编等作品不仅是紧密结合现实生活,更可贵的是反映了新加坡人身临其境的生活内容。广大观众观后不仅有着新鲜感,更有亲切感。剧本是一剧之本,欲发展相声艺术,首先就要有相声作品。你们不仅有,可贵在于新,这是我首要提到的。

育新人:演员没作品何谈表演?反之作品不经演员二度创作也难以成其好作品。这次大奖赛展现了作品,培育了新人,演员提高了作品。如黄卫群自编自演的《行动挡》作品的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幽默,讽刺得当,堪称好作品。经她以现身说法的体现,不温不火,轻松自如的表演,使她这一个人物表现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比原有的作品又高上一等。又如《旅游加大餐》通过一对仅仅十岁的儿童表演,华语标准,口齿清楚,节奏明快,稚气十足确实感到可乐更可爱。从而说明只有作品和演员适应,对了路才能达到作品的预期效果。培育了这么多相声新秀,实在可喜!

闯新路:使相声艺术得到发展,固然要一抓创作,二抓演员,这是相辅相成的。但闯一条什么路?确是个根本问题。我认为新风相声学会所闯的路是正确的,他并没有死抓住相声传统作品不放,也没有步人家后尘,而是吸取传统的精华,作为借鉴,达到“化他为我用”之效益。如《褒贬之间》紧密结合着新加坡政府所提倡的要推广华语(普通话)这个大前提,通过新加坡人所司空见惯的生活常用语来说明一般人尚有词汇贫乏,用词不准的弊端。没讲大道理,却孕育在其中,使观众捧腹大笑过后经品味悟出“我要学好华文华语”的道理来,这正是寓教于乐。

相声作品不必也不应该讲大道理,观众是不买账的,一个作品如果能够浅出深入,以小见大,必然是上乘的。这次大奖赛所展现的好作品,我概括为四句话:思路开阔,贴近生活,结构灵巧,寓意深刻。

我祝贺你们的成功,学习你们的长处,让咱们共同为相声艺术而携手前进吧。

常宝华
1993年1月10日深夜

文中所提均本届牡丹杯全国相声大奖赛各组冠军:
公开组:行动档     黄卫群     黄卫群 李慧玲合说
中学组:褒贬之间     谭天     甘云凯 赖志宏合说
小学组:旅游加大餐     改编     翁盈芬 徐明明合说